网信办拟出重磅新规 算法推荐服务迎来强监管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30日 09:19
算法在便利数字时代生活的同时,也是备受诟病的“黑箱”。8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明确提出,不得实施流量造假、控制热搜等影响网络舆论;外卖及网约车平台对劳动者、消费者的双重算法需规范,保证劳动者算法的公正透明,抵制算法对消费者“大数据杀熟”等。相关规定给算法推荐服务戴上“紧箍咒”。
牵住“主体责任”这一牛鼻子
“这个规定不是突然出台的,它是针对当下公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算法治理问题做出的先导性回应,体现了对算法领域焦点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治理的思路。”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意见稿》有两个突出特点:更强调生态治理、更突出主体责任,其规范核心主体是“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以之为“牛鼻子”推出和落实相关行为规则。
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介绍,“大数据杀熟”就是企业通过平台用户的数字画像,利用用户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对价格波动的不敏感这一特点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差别化定价,暴露了相关企业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忽视。
吴沈括同样表示,一些互联网企业的算法应用造成的偏见、歧视与差别待遇,实际上对国家的互联网内容治理生态和网络安全等方面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
关注微信举报

- 2021-08-30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迎来安全“金钟罩”
- 2021-08-30 网信办拟出重磅新规 算法推荐服务迎来强监管
- 2021-01-07 四川一犯罪团伙为境外赌博、色情淫秽直播平台“洗钱” 资金结算量达3.47亿
- 2021-07-18 四川广元警方侦破特大跨境网络赌博案 抓获犯罪嫌疑人80余名 冻结涉案资金1亿余元
- 2021-06-03 占比超五成 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侵害作品放映权成四川著作权侵权“重灾区”
- 2021-06-11 帮助老年人识别电信诈骗手段 “蓝马甲”行动在四川启动